14.1“电是什么”水平测试复习资料
1、单选题
1.在编织某种地毯时,编织过程中夹杂一些不锈钢丝,这是由于( )
A. 使地毯更好看 B. 使地毯更耐用
C. 使地毯更擅长传热 D. 释放静电,使地毯不容易沾上灰尘
2.关于电荷、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B.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妨碍用途.没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C.验电器是借助异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D.电灯两端有电压时,电灯中肯定有电流
3.两个带电体接触后都不带电了,说明它们原来带的电是( )
A. 同种电荷 B. 异种电荷 C. 等量同种电荷 D. 等量异种电荷
4.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上正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棒中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了所有些电子
B. 丝绸上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C. 玻璃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
D. 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5.如图所示,用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 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
C. 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 D. 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
2、填空题
6.小军在加油站看到一显眼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简述此规定的缘由:________。
7.实验表明,带电物体无需接触就能发生相互用途,这是因为带电体周围存在着________.
8.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很节能减排,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等于________(填“用电器”或“电源”);刚擦完车玻璃的干毛巾比较容易吸附灰尘,但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相互排斥,这说明干毛巾带________电.
9.冬季,有时脱去羽绒棉服时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室内光线暗时还会看到火花.这是因为________(选填“摩擦起电”或“电磁感应”)所引起的.
10.在学习“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同学们借助毛织物、琥珀、丝绸、轻质泡沫小球和玻璃棒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表所示
次数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 毛织物和琥珀相互摩擦 | 琥珀吸引轻质泡沫小球 |
2 | 丝绸和玻璃棒相互摩擦 | 玻璃棒吸引轻质泡沫小球 |
3 | 摩擦过的毛织物挨近摩擦过的丝绸 | 毛织物吸引丝绸 |
依据以上操作及现象,你觉得毛织物带________,泡沫小球带________.(选填“正电”、“负电”及“不带电”)
11.电视机的荧光屏上常常粘有灰尘,这是由于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________,而具备了________的性质.如图所示,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洗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塑料绳就会________(散开/靠拢),这是由于________.
12.摩擦起电并非创造了电荷,只不过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________,如图所示,小姑娘用橡胶棒去摩擦动物的皮毛后,橡胶棒带上了________电.
13.如图所示的两个带电小人,由图可以推知它们的头发带的是________(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借助此原理制作的电学实验仪器是________.
14.将一带电的有机玻璃棒挨近带正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相互用途状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有机玻璃棒带________ 电,这是由于________ .
15.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假如小球A带正电,小球C吸引小球B,小球B排斥小球A,那样小球B带________电;小球C带________电。。
3、解答卷
16.用带电体去挨近吊在细线上的通草球时,会被带电体吸引过来,但接触后立即就离开了,请讲解这个现象?
17.用同样材料作成的物体间相互摩擦能否起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