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与父母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呢?
有人说“非常矛盾”,有人说“互不相干”,有人说“对立”。
事实上,老师与父母的最好关系,是合作关系。
孩子的教育,不能离开父母的悉心照料,也不能离开老师的殷切教会。
大家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
大家渴望孩子成才的心,是一样的。
这一路上,父母与老师的相逢,本就是一场爱与信赖的邂逅。
想对所有父母说,教育真的必不可少你们的参与。和老师一块携手努力,才能给孩子提供锦绣前程。
1
到今天记得刚做班主任时,一次父母会上,一位母亲对我说的话:
“俊俊这么调皮,肯定非常叫你头疼吧!老师,真的辛苦你了。”
在我印象中,俊俊确实非常不错动。他够机灵,开朗活泼,就是上课时常常开小差。
因此,我让他当值日班长,天天监督不好好念书的同学,包含他一个人。
自那之后,俊俊上课就特别认真,明明都转过头去想跟同桌聊天了,却还是能控制自己。
教育最需要的,是爱的引导。
父母把孩子托付给学校时,都有这种那种的担忧,担忧孩子在学校没吃好没穿好,担忧孩子不受老师喜欢。
其实,大可不必。
和父母相比,老师对孩子的爱未必如天高,比地厚,却是这个世界上除去父母以外,最爱孩子的人。
大家关心孩子的吃穿用度,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大家关心孩子学得用不需要功、扎不扎实,总期望他们能多学一点。
大家关心孩子快不快乐,有没一颗美好的心灵,是想让他们成为更出色的人。
这类,都是所有老师的心愿。
这类,也是父母寄予老师的殷切期望。
父母对孩子的爱,老师都能感受一二。
你们天天都要工作,还要监督孩子做作业,给他们检查功课,在他们的作业本上签上名字。
说实话,老师对于父母的支持十分感动。
由于这意味着大家的工作得到了父母的认同,而父母也想主动配合与支持,一块和老师辅导孩子。
所以,也请父母试着理解,老师对于孩子的爱,一直都不会少。
大家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互相信赖,才能互相收获。
2
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呼吁,应该明确教师惩戒权。
此事一出就上了热搜,大家开始了激烈讨论。
有人说,假如教孩子还需要惩戒权,不就是倒退了吗?
也有人说,教育孩子动不动就说打说骂,还要老师做什么?
可是,他们哪儿了解,不可以管孩子的老师,多么无奈。
不少孩子玩心重,上课不听课,开小差;下课后横冲直撞,从来不避让同学和老师;晚上也不好好写作业,学业慢慢就荒废了。
更有甚者,从不听老师管教,直接顶嘴,回家就找爸爸妈妈撑腰。

常常有父母问,孩子太皮,叛逆、不学习、不做家务,该如何解决?
我一直说:教育不是溺爱,爸爸妈妈最该做的不是惯孩子,而是管孩子。
自小规范孩子的行为规则,立规矩,学本事,严格管教,孩子以后必然会感谢你。
只有肯管孩子的爸爸妈妈,才是真的的好父母。
在这一点上,老师与父母是一样的,只有负责任的老师才会管学生,管得越严,爱得越深。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不想让孩子在大家的教育上“跌倒”,就必须要为教育灌注强大而坚韧的力量。
3
有人是如此比喻老师与父母的关系的:
假如把孩子比喻成一棵树,那样父母就要帮助小树扩张根系、向上成长,而老师就要修枝剪叶、完成社会化和自我同一性的过程。
家庭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拥有安全感、幸福感,同时培养孩子的品行与人格。
学校教育要承担的,就是教会孩子适应规则,学会常识,掌握学习。
只有父母教得好,老师教得好,孩子才能学得好。
父母和老师的关系一直都不是“丁是丁,卯是卯”,而是协力合作,由于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核心都是孩子。
孩子请教老师一株不知名植物,老师不知,请他去问身为植物学家的父亲。
他父亲没回答,而是把详细资料转交给老师,让老师介绍这个植物,把主动权交到老师手中。
没完美的老师,也没完美的父母。
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老师与父母的相遇,可以碰撞出最大的教育火花。
老师通过一个孩子,可以看到他背后的父母,与整个家庭。
相对地,父母对待老师的态度,也影响了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
父母和老师相处得好,支持老师的教育,配合学校的工作,关心班级的进步,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家校关系,就是父母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