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指南》,请你谈谈拟定《指南》的背景和意义。
答:生活百年,立于幼学。学龄前阶段是生活非常重要的启蒙时期,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进步具备不可替代的要紧用途。
教育规划纲要确定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进步目的,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目前进步学前教育的若干建议》(以下简称学前教育“国十 条”),颁布了一系列加快进步学前教育的重大举措,各地以县为单位推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改革进步获得了前所未有些历史性收获。
在学前教育跨越式进步的历史新阶段,研究拟定《指南》,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学前教育“国十条”的要紧举措。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遵循幼 儿身心发展趋势,坚持科学保教办法,保障婴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国十条”明确需要“国家颁布婴幼儿学习与进步指南”。《指南》的印发对于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 念,提升广大婴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父母的科学婴幼儿教育能力,预防和克服“小学化”倾向,全方位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具备要紧意义。
问:据悉,《指南》的研制工作历程了几年的时间,能否请你介绍一下《指南》的研制过程?
答:《指南》的研制工作主要历程了四个阶段:
一是文献研究。从2006年起,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遍及全球”项目,与40个进步中国家同步启动研发工作。借用这一国际交流平台,专家组分 析比较了美、英、德、法等13个国家早期儿童学习与进步指南(标准)的文本结构和内容框架,并先后多次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华交流。同时,认真汇总了有关国 内经验,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有关婴幼儿进步方面的研究成就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全方位梳理。
二是效度检验。专家组借助两年的时间对《指南》初稿进行了严格的内容效度和年龄效度检验。内容效度检验广泛征求了100多位学前教育、儿童心理 范围专家及120名有实践经验的婴幼儿园园长、教师和父母的建议,目的是检验《指南》的内容是不是可以全方位、准确地反映3~6岁儿童学习与进步的主要方面。年 龄效度检验先后在全国东中西部抽取6个省(区),30个县(区)的4、5、6足岁婴幼儿各1200名,共3600名婴幼儿及其父母作为测查对象,目的是确定 《指南》中各年龄段目的的难易程度是不是适合。
三是三次集中征求建议。先后两次面向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师范院校征求建议。今年5月—6月,在教育部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 见,各大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连续多日展开广泛讨论,百度搜索以《指南》为词条的查看量在上网一周内达到4010万次,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教育部收 到邮件和书面反馈建议200余份,整体上看,《指南》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高度一定,常见觉得《指南》的针对性、时效性、操作性强,不只对提升婴幼儿园 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对转变广大伙长的教育观念,提升科学婴幼儿教育能力,引导舆论宣传提供了权威性的指导资料。
四是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审议。今年7月,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并召开首次全领会议,对《指南》进行了审议,一致觉得《指南》内容科学准确、系统全方位,有关建议针对婴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有较强的前瞻性、指向性和可操作性。
问:请你介绍一下《指南》的基本框架。
答:《指南》从五个范围描述婴幼儿学习与进步,分别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一个范围根据婴幼儿学习与进步最基本、非常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 干方面。各个方面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习与进步目的,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婴幼儿应该了解什么、能干什么,大致能达到什么发 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共32个目的。二是教育建议,依据婴幼儿的学习与进步目的,针对目前学前教育常见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可以有效帮助和促进幼 儿学习与进步的教育渠道与办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做法对婴幼儿终身进步的害处,为广大伙长和婴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共87条教育建议。